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市民將一些高檔或是大件衣物送到洗衣店清洗。不過由于現在缺少專門的鑒定機構,一旦“洗”出來糾紛,就非常難以劃定責任。
現狀
洗滌行業發展很快 鑒定機構很缺
在昨日召開的鄭州市洗滌行業第二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協會會長曾斌說,鄭州最近兩年洗滌行業發展很快,隨之而來的洗滌事故也多了起來。
一件服裝決定用什么方法洗,要因“衣”制宜。但他說一些消費者并不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洗衣服只要出現問題,欺詐的大帽子都會被扣在洗衣店的頭上。
由于缺少鑒定機構,對于洗出來的問題,很難判定責任歸屬。曾斌說,主要原因是現在不管是消協、工商還是法院,都沒有專業洗衣技術人才。我省目前對于穿過的衣物責任鑒定尚是空白,纖維檢測和紡織品檢測部門,一般只對新衣服進行鑒定,穿過的衣服缺少對比,難以認定責任。
而洗滌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里有經驗豐富的洗衣專家,他們有能力對洗滌事故形成原因做客觀分析,但鄭州市洗滌行業協會做出的鑒定得不到政府的支持和認可。
因此,行業協會很想設立一個鑒定部門,一年下來這個鑒定部門總費用不會低于20萬元,但鑒定費用收取又不能過高,一件衣服一次收取百元已經很高了,而預計一年鑒定量在1000件左右,總收入也就是10萬元,入不敷出讓設立鑒定部門的想法擱淺了。
支招
如何盡可能避免洗滌糾紛
作為洗滌行業的業內人士,曾斌給去洗衣店消費的市民以及開洗衣店的老板都提了一些建議。
A
如果您經常把衣物送到洗衣店清洗,那么您看看,下面的誤區您有沒有。
誤區1
什么樣的污漬都能去掉,
衣服都能洗得像新的一樣。
解釋:實際上有很多污漬都是去不掉的,有些廠家生產的衣服也是無法洗滌的。
對于特別貴重的衣物,在洗衣服之前一定要和洗衣店溝通好,用什么方式清洗,如果出現損壞怎樣賠償。
誤區2
干洗一定比水洗好嗎?
解釋:有許多消費者把貼身衣服、羽絨服送到洗衣店時都特別強調一定要干洗。
實際上干洗、水洗是各有千秋的,具有不同功能、用不同洗滌介質清洗的兩種洗滌方式。
誤區3
用石油干洗更環保嗎?
解釋:一般干洗目前主要選用石油干洗或者四氯乙烯干洗,在兩者間選擇同樣應看服裝材質。
石油與四氯乙烯一樣,都是清洗衣物的必要溶劑,只是功能不同,基本不存在誰更環保的問題。
B
如果您是開洗衣店的老板,您不妨看看下面的建議,或許會對您的生意有所裨益。
誤區1
什么都干不了的工作人員,去當營業員。
建議:有些年老體弱的人,在車間里干比較辛苦,就放在了門市負責收活。其實這個崗位非常重要,營業員必須經過嚴格的全面培訓。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的投訴有70%以上是由于營業員的責任造成的。
誤區2
洗衣店誰都能開
建議:有些衣料自己家里洗不了,就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設備來清洗。日新月異的服裝面料,不要說非專業人士難以分辨,就是一些開洗衣店的“老革命”也常會遇到新問題。不經過很好的培訓,恐怕賠的比賺的多。
本文來自:歐潔雅高質干洗(www.duluthpaper.com) 詳細出處參考:http://www.duluthpaper.com/shownews.asp?id=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