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居零六十大申訴行業之中
2006年,鞍山市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指揮中心共接聽消費者來電8494人次,通訊器材投訴占據了首位。具體十大申訴熱點為:
一、通訊器材類
共受理申訴案件268件,占家用電子電器類申訴案件的59%,與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8%。
投訴焦點:CECT、東信、諾基亞、首信、三星等品牌手機質量差,手機按鍵失靈、定板、顯示屏黑屏以及翻新手機、貼牌手機、走私手機冒充正品欺詐消費者等現象;
售后服務部門與經營者不履行手機“三包”規定,總以沒有到貨等借口拒絕退、換貨;維修期限超過七天的,不給消費者提供備用手機;售后部門維修手機后不填寫維修記錄,使消費者無法行使換貨的權利;手機出現質量問題后一直存在著鑒定難的問題。
二、家用電器類
共受理消費申訴案件185件,占家用電子電器申訴案件的41%。
投訴焦點:售后服務不到位,家電的配送、安裝不及時,零部件供應脫節;三包期內更換零部件向消費者收取費用;商家不履行“三包規定”,在免費維修范圍內,向消費者收取折舊費的前提下為消費者換新機;經營者的“高承諾”難兌現,如承諾熱水器溫度高達98度,達不到此溫度給消費者退貨,但是商品賣出后就以各種借口不予退貨;家用電器三包期之內,廠家倒閉維修售后難等問題。
三、電信服務類
共受理消費申訴案件259件,占總申訴量的23.8%。
投訴焦點:(一)短信陷阱難以防范,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辦理了短信包月服務或回復短信立即包月收取費用;(二)寬帶網絡安裝不及時,出現故障后不能及時維修;(三)推銷員不明確告知消費者IP長途卡使用用途,誤導消費者消費;(四)垃圾短信無法消除;(五)小靈通計費不準確等問題。
四、日用百貨類
共受理消費申訴83件,占整個商品消費申訴的12.8%,與05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9%。
投訴焦點:主要反映的問題是:(一)服裝洗后掉色、起絨、起球、縮水、開線問題;(二)皮鞋開膠、開線、斷裂后售后不到位、斷幫、斷底不退貨,如退貨卻取高折舊費的問題。
五、建材類
共受理消費申訴34件,占整個商品消費申訴的5.2%,與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21.4%。
投訴焦點:現在家庭裝修材料五花八門,消費者雖然有了更多的選擇,但缺乏相應消費知識,與此同時一些劣質材料充斥著建材市場、服務欺詐不斷發生,使消費者防不勝防。
主要集中在對瓷磚、木地板(復合)、廚衛裝修材料的質量申訴方面,具體表現為瓷磚暴瓷掉漆有色差,木地板拱起發出響聲,塑鋼窗尺寸不符等。
六、家用機械類
2006年消費者有關電動車方面的申訴25件,與05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7%,電動車成為消費者申訴的新熱點。電動車的品牌主要有飛龍電動車、富士達電動車、愛力新電動車、飛躍電動車、劍龍電動車、輕騎電動車等。
投訴焦點:三包期內電池壞了后,客后服務部不給換新,要換只能給換舊電池;電瓶充不進去電,維修超過時限不給換新機;電動車在七天之內出現五次故障,客后服務部不給換新機;電動車的功能與說明書不符等問題。
七、餐飲服務類
投訴焦點:一是不給消費者開據發票的現象嚴重,在宣傳中說明消費有贈送,實際卻不給開發票;二是以次充好隱瞞真相,一些餐館并沒有給消費者提供誠信服務;三是衛生狀況令人擔憂,有的吃出了蒼蠅、小蟲、螃蟹腿、塑料布等;四是服務態度惡劣。
八、洗染業服務類
投訴焦點:主要是干洗服務業提供的服務質量差,干洗后的衣物出現破損、掉色、染色、洗花、洗丟等現象,但由于雙方的書面憑證標注不明確,責任歸屬斷定難。
九、美容美發服務類
投訴焦點:美容美發“安全”問題不容忽視:美容不成反毀容,燙發被燒焦,染發不上色現象屢見不鮮,尤其是以醫學的美容投訴居多。有些不具備醫療美容資格的美容院擅自從事醫療美容,有些所謂的整形、針灸減肥專家并不具備專業的職業證書。
十、商品房類
投訴焦點:作為大件商品的商品房,卻存在著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標準,漏水、起墻皮現象嚴重,面積縮水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