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報訊(記者 竇媛媛)又到入秋換季時節,不少市民將存放了半年多的毛衣、棉服和厚被子送到干洗店清洗備用。記者發現,社區小干洗店今年價格普漲一至兩成;店方稱租金上漲、洗衣粉漲價令成本增加。但對于許多辦理預付費卡的消費者來說,商家未經告知而上調價格令人不快。
社區洗衣店漲價一兩成
“就是這同一條衍縫被,今年3月份送洗的時候收了32元,商家還負責取送。上周再送來就收費40元了,洗衣店說最近客人多,要四天后才能取。”家住潘家園附近的董小姐告訴記者。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成熟社區里的個體干洗店不約而同上調了價格。尤其是秋冬應季衣物、被子等清洗價上漲較明顯,例如2×2米規格的空調被、薄毯等水洗價格從30元左右上漲到40元,厚夾克、呢子上衣等干洗起價40元,比3月份的價格上漲了10元左右。不過,對于普通水洗的衣物如襯衫、棉質床品等,社區洗衣店價格上漲不明顯,10元左右的起價比連鎖店低一些,也是不少消費者選擇小店洗衣的原因。
房租洗衣粉漲價拉高成本
“不漲價實在是撐不下去,店面房租太貴,洗衣粉、干洗劑和水漲價,再加上現在開店越來越多,我們也是沒辦法。”面對顧客對漲價的抱怨,一家小洗衣店主如此解釋。店主說,今年隨著北京房租大漲,房東也從7月起“坐地起價”加了店面租金,令本來就利潤微薄的洗衣小店生存壓力更大。
此外,從今年5月份開始實施的濃縮洗衣粉新國標,令市場準入標準更嚴格。生產商的成本上漲直接影響了產品批發價格,“雖然市面上的零售價格沒太大變化,但我們很難拿到以前那樣便宜的批發價了。以往1公斤裝的濃縮粉特價8.9元,現在至少也得12元。”洗衣店主告訴記者。
“單方漲價”構成違約
記者了解到,雖然“普蘭德”、“速潔特”等連鎖洗衣店目前店鋪很多,但由于價格低廉和取送方便,仍有不少消費者選擇個體經營的社區洗衣店。一些洗衣店還為老顧客辦儲值卡,存儲一定金額可以享受相應的折扣。不過,由此而起的糾紛也時有發生。消費者石女士在一家名為“秀必潔”洗衣店辦了1000元儲值卡,消費可以打六五折,但9月份她去洗衣時卻發現原本10元的項目漲到了14元。石女士投訴至消保部門,最終商家被判違約,獲得退款和補償。
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社區洗衣店目前多處于無序競爭階段,如果商家給出的折后價格明顯低于行業價格、成本價格,但要求預付的金額較高,消費者一定要慎重對待;此外要盡量爭取與商家簽訂書面協議,若發現商家違約,應保留相關證據,及時維權。